第(2/3)页 李衍却并没有因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。 相反,李衍心中还忧心忡忡! 这不是李衍矫情,而是李衍切身实际的感觉到了,自己放出来的工业革命,好像有些不受自己控制了。 上学的时候,李衍就学过,工业革命的爆发,一定会造成,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,而其中最重要的政治后果就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,而且,工业革命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,还会带来广大工业阶级的贫困、失业和周期性的危机。 而这种矛盾,一旦爆发,没准就会跟核弹爆炸一样,无限聚变,任何人都控制不了,到那时,贫困的工农阶级没准会推翻自己的统治。 以此,李衍想了很久,最终下定决心,一旦这种苗头出现,自己绝不能堵,因为,如果堵的话,没准自己也被炸死,最好的办法,应该是开闸放水,祸水东引,换而言之,就是将这些爆起的工农阶层弄到别的地方折腾。 说得通俗一点,一旦有这种苗头出现,李衍就准备像后世的英国学习,放这些人出去,让他们去别的地方折腾,去别的地方搞破坏。 不过话又说回来,这种事要想爆发,还早得很,也许需要一百年,就是少说,也得几十年,那那时,李衍是否还活着,都不一定。 而与那些远忧相比,还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政绩更具诱惑。 所以,明知道,大力发展工业,会有甚么隐患,可李衍还是选择放出工业革命这只他也无法控制的野兽出笼。 …… 上元节的时候,赵构给李衍上了一份贺表。 这份贺表所用辞藻相当华美,甚么繁荣昌盛、四海升平、国泰民安、政通人和、天下大治,全都给用上了。 从这份贺表上,丝毫看不出来赵构曾是一个皇帝,更像是一个臣子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自己的帝王。 加上,韦氏和吴氏时不时的就找机会为赵构说好话。 李衍决定见一见赵构。 于是乎,李衍就让内侍去带赵构来升平楼,自己要跟他吃一顿家宴。 得到通知的赵构,喜出望外,他以为,他终于可以结束软禁,不用再过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了! 赵构精心收拾了一番,然后跟侍卫和内侍来到了皇宫。 再来到这既熟悉又陌生的皇宫,赵构心中无比复杂,往事一幕幕在他脑中闪过,同时一首诗也浮现在了他的心中: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?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!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 想起这首《虞美人》,赵构不禁想起他祖宗赵匡义强幸小周后。 想起赵匡义强幸小周后,赵构又怎么会想不起,李衍强占他的妃嫔,强占他们赵氏之女? 第(2/3)页